和往年一样,今年一放寒假,我就回到了河南老家,和一年未见的父母团聚,准备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春节。岂料新冠病毒疫情蔓延,我们村也传出有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,一时间人心惶惶。彼时,村子前后的必经之路全部封锁,村口每天派专人值守,村里的人只能待到家里,不得走亲访友。
眼看到了快要开学返校的日子,疫情形势仍然严峻。这时,接到学校通知,要求按照原定开学日期进行线上授课,做到“停课不停学,离校不离教”。接到这个消息,我傻了,村子已经封了,人出不去,无法回南京。而且老家没有电脑,没有网线,手中智能工具只有手机。怎么办?一时间我心急如焚。但时间不等人,拖延下去就会耽误学生们的学习,我立即发动家人一起想办法。
我在村委群里发出求助信息,大家知道情况后,很快有热心的邻居回应我,说他家里有一台闲置的电脑,可以借给我使用,邻居把电脑搬到我家大门口,就匆匆离开了。我拿到电脑,欣喜若狂,但安装后,我大失所望,这台电脑太旧了,开机缓慢,反应迟钝,里面安装的还是最原始的操作系统,很多软件都不匹配,连打开浏览器都很困难,根本不能上网课。无奈之下,我不得不多方面咨询“电脑行家”,此时,因疫情滞留在家的堂弟表示愿意帮忙。但是由于疫情期间不能聚集,他只能电话指导,远程操控。在堂弟的指导下,我借助U盘更换了系统。忙了十几个小时,到晚上12点多,电脑终于勉强可以使用了。
解决了电脑问题,网络信号又成了另一难题。农村老家四面环山,房屋内网络信号很不稳定,若是上网课肯定要出故障。我只好在家里不停地尝试,寻找信号稍微稳定的地方。房间里几乎每个地方我都试过,要么信号时有时无,要么干脆没有信号。室内不行只能转战室外,院子里、大门口都被我尝试过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后终于发现房顶上有一处信号比较稳定,但那里四面通风,当时外面气温只有几度,异常寒冷,可是我心里却很温暖,因为设备和网络都有了着落。
接下来开始布置上课环境,房顶上原本堆砌着一些闲置农具和建房剩下的砖瓦,相当杂乱,如果遇上刮风下雨,则更成问题。为了保证网课顺利进行,全家总动员,大家一起动手,将砖瓦堆积在一旁,腾出一个空间,能容纳下一人和一电脑的位置。然后,父亲把扁担、铁锨等比较长的农具找出来,支撑起来作“房梁”,又将多年不用的防雨篷布拿出来,蒙在上面作为“屋顶”,最后将砖瓦分别压在篷布的四个角上以防被大风吹开,就这样,一间建在屋顶上的“空中办公室”正式落成了,虽然简陋,却能挡风遮雨。
网上教学跟线下教学有点不一样。线下教学是直观的,通过学生的反应能知道教学效果,而线上教学面对的是电脑,对学生总有疏离感。怎样才能了解到学生上课情况呢?怎样才能与学生更好地互动交流呢?我采用学习通和手机QQ同步的教学方式,实时查看上课情况。这样就解决了和学生互动的问题。有了这样艰难而精心的准备,网课如期顺利开播了。第一节课的内容是《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》,我每讲完一个知识点,都会询问学生是否听懂,没有听懂的同学在QQ群里回复数字“6”,当我讲到本节课难点“数列的通项公式”时,我看到一半同学都回复了“6”,这就代表该知识点很多同学没听懂,看到这种情况,我不得不重新一遍遍地讲解,直到没有出现“6”这个数字。
第一节课结束后,我反思再三,最后决定把后面每节课的难点录成视频发到群里,供学生提前预习。第二节课开始后,效果果然好了很多。后来,有一次上课结束时,学生告诉我,这样上课很有意思,虽然不能像线下授课一样看到老师,但是他们能听得懂,效果很好。一课下来,我在寒风四起的屋顶“陋室”中冻得浑身发抖,两脚冰凉,双手通红,但是心里却很欣慰。
作为人民教师,疫情把我困在千里之外的小山村,远离学校,但是老家屋顶上简陋的“空中办公室”,却让我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,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,没有让任何学生在特殊时期掉队。如今我已顺利返校,正常上班,但我还是会时时想起老家屋顶上那简陋的“空中办公室”,它虽是一处只能遮风挡雨的临时处所,却让我完成了工作,尽了自己的责任,也感受到了工作的乐趣。以后,或许我再也不会在那样的地方上课了,但是那简陋的“空中办公室”会一直屹立在我的心头。